作者 | 苏苏 Jade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0日晚,诺贝尔文学奖结果颁布。韩国作家韩江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东亚女性作家,当即收获了无数关注,她的得奖作品《素食者》也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韩江的作品关注韩国历史创伤和女性的处境,本次讨论我们将以这部得奖作品为核心,作为读者从多个角度分析《素食者》,探讨人物情节之余,尝试发掘其内在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批评性。
综观全书,《素食者》是一个卡夫卡式的故事,作者讲述了一个平凡的韩国女性英惠因为不断梦到杀戮和血腥,在某天决定不再吃肉。她与丈夫、亲人的冲突也由此引发,经历一系列暴力与迫害,她逐渐放弃了所有饮食和生活习惯,幻想成为一棵树。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英惠的丈夫、她的姐夫和姐姐的视角出发,描绘了她的精神状态如何在周遭影响下从拒绝吃肉逐步走向疏离人类社会和现实世界。
小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近乎冷酷地描述了这一场悲剧。情节中,英惠的反抗方式(素食、不穿胸罩、割腕)、她的情欲与她对待性暴力的态度、她的厌食/厌世、她移向植物的自我认同等在韩江精致的文笔下,引发了读者不同程度的共情,但也有人针对情节设置提出疑问: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反抗手段?
为什么选择自我伤害?
为什么最后她转向对植物性生命的认同?
本书独特的写作手法也成为了关注焦点:
为何身为女性作家,采用男性视点来写作?
作者为何让这个故事以悲剧收场?
更进一步地,《素食者》所涉及的性别问题和社会背景,也有广阔的讨论空间:
《素食者》揭示了哪些性别问题?
英惠的素食选择如何成为对父权社会中女性身体被控制、被凝视的反抗?
她的身体如何成为了丈夫、姐夫男性权力的争夺对象?
韩江的作品如何质疑和重塑女性身体的叙事?
英惠的极端选择象征着她对文明的拒绝与对自然的回归,这能否视为一种生态主义表达?
她的选择是否蕴含着某种生态意识或哲学思考?韩国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了英惠的选择?
她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联?
在文本之外,无论是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议标准、韩江的所谓“政治正确”身份,还是韩国文学在世界的译介推广、与此相关的韩国本土女性主义运动等,也都有较多讨论和批评。
我们在此诚恳地邀请对本次议题感兴趣的伙伴,欢迎你来畅所欲言!你可以抒发自己的感受、讨论对于内容的疑惑。如果你有比较完善的观点,也欢迎在报名中留言,我们将提前为你预留发言时间。
本次讨论的时间是 10月25日(周五)晚上20:00,参与方式为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问卷并加入群聊,我们会在讨论开始前在群内发布腾讯会议链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